臺灣首枚塑料鈔 臺灣五十元塑料鈔
【藏品名稱】臺灣首枚塑料鈔
【藏品面值】50臺幣
【發行時間】1999年6月15日
【發行數量】3000萬張
【發行背景】紀念新臺幣發行50周年
【藏品圖案】
正面:1949年發行的1圓新臺幣和1999年發行的100圓新臺幣。
背景:鐵路橋、公路立交橋、子彈頭火車、空間技術;背面:臺灣中央銀行大樓、旅客列車、收獲稻谷。
【藏品圖示】
【藏品描述】
關于發行新臺幣原因的官方說法,是由于1948年上海爆發金融危機,連帶也使舊臺幣大幅貶值,造成臺灣物價水準急遽上揚。
不過另一種關于發行新臺幣原因的版本,指出是因為所謂的臺灣光復初期,國民黨在臺灣把一些民生物資,如糖、米之類的,都搜括到中國本土去進行所謂的剿共,造成臺灣內部民生物資短缺,使得臺灣的米價甚至比上海當地的米價還高(當時臺灣有產米,上海沒有),因此造成臺灣通貨膨脹,一日三市,幣值急速貶值,就算有錢也可能買不到米。
在1949年6月15日臺灣正式發行新臺幣,明訂40,000元舊臺幣兌換1元新臺幣,新臺幣不可私兌舊臺幣。新臺幣成為今日臺灣的法定貨幣。另外為因應金門、馬祖、大陳島等戰地的特殊需要,也曾經發行限定流通這些地區的新臺幣金門、馬祖、大陳流通券,目前則已經取消。
【藏品價值】
1999年,新臺幣發行50周年之際,臺灣政府特別發行了臺灣歷史上第一枚塑料紀念鈔。目前世界上具有塑料鈔印制水準的國家及地區屈指可數。這是因為塑料超具有最高的防偽性,因此其中運用的諸如“激光視窗防偽技術”等工藝的難度也極高。
首枚臺灣塑料紀念鈔面值50元新臺幣,票面主色調為粉紅色及灰色,正面主景為1949年發行的1新臺幣和1999年發行的100元新臺幣票樣;背面主景為臺灣銀行大廈。整枚鈔票設計美觀,極具鑒賞價值。